电话:400-108-985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劳动法规

大厂裁员:如何体面分手?

来源:职场猫 时间:2022-04-14 作者:职场猫 浏览量:


从去年12月开始,在教培行业大裁员尚未结束的寒冷氛围下,互联网大厂也迎来了“凛冬”。


爱奇艺、百度、快手、滴滴、京东、有赞……不断传出裁员消息的大厂名单还在增加,裁员比例也在突破公众预期,各种裁员故事在网络平台不断传播发酵。互联网大厂在精简业务、裁退“冗员”的同时,也需妥善对待被裁员工,做到“体面分手”。


01

为何裁员?

排队办离职手续,居然排到了1000多号……近日,某知名大厂集中裁员的“壮观”场景震撼到了不少职场人。同为互联网大厂的阿里、有赞等公司也都传出精简部门和人员的大动作,甚至有些业务线团队遭遇“团灭”。


为什么互联网大厂集中爆发裁员潮,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从表面看,大厂裁员潮的大背景是在全球疫情和国内疫情持续影响下,很多互联网公司新布局的业务线不能盈利精减人员也是断尾求生、及时止损之举,以便布局新战场。”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电子商务行业分院副院长李建华说。


李建华认为,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我国互联网发展已经逐渐过了快速增长期,大规模撒钱跑马圈地的时代已经结束,大多数公司进入稳健发展甚至是稳慎发展的阶段,再加上我国互联网领域的政策红利、流量红利也基本“见顶”,所以对盈利不强的部门和业务线进行裁撤也是必然之举。


有业内人士指出,去年年底以来的大厂裁员潮其实受疫情的影响比较直接,尤其是一些在疫情之初布局生活服务板块比如社区团购等业务线的公司受影响较大。如今,滴滴、京东、美团等企业都在陆续裁撤社区团购业务,以实现弃车保帅。


也有观点认为,互联网大厂的裁员潮其实是互联网在走过粗放式发展之后实现集约式发展必然会经过的痛苦阶段,裁员只是其中的代价之一。


“我是去年10月被公司裁掉的,当时公司给出的解释是疫情的影响面太广,时间太长,不得不放弃社区团购业务,整个部门都被裁掉。我在客服部门做了三个月的善后工作后也走人了。”曾经在某生鲜采购网站工作的李果说。



02.被裁:维护个人合法权益

清明小长假期间,一篇名为互联网人的3小时:从通知裁员到彻底离开》的文章被广泛传播:文中的主人公昶昶下午3点被人力资源部门经理通知裁员,协商好补偿方案,3个小时后工作交接完成;6点,他带着自己的所有东西离开了公司。


客观来讲,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进行人员优化组合、裁掉部分部门和员工是正常现象。但在裁员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补偿方案“谈不拢”的现象。


大部分互联网大厂在裁员时的补偿方案都是‘N+1’的模式,即工作年限加1再乘以月工资数,就是被裁员工所拿到的补偿金额。这对于大多数大厂来说是没有异议的,但也不排除少数公司拿补偿做文章,对不符合裁员条件的员工进行施压和逼迫。这种情况下,劳动者还是要拿起法律武器,积极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齐鲁律师事务所律师杜贵波说。


除了补偿问题,一些大厂在裁员时不提前通知员工,搞突然“袭击”,甚至是没有理由地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或者以各种不符合法律相关规定的借口来辞退员工;有的大厂还以“毕业”来修饰裁员的事实,上述诸多不规范或者违法的行为也是裁员过程中出现纠纷的主要原因。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企业因重整或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等情况,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应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相关法律人士提醒劳动者,当面临被裁风险时,应当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要求企业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我们还是希望互联网大厂在裁员时能做到既有风度又有温度,要充分考虑到员工对公司的实际贡献,合法合理地补偿员工;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人情况,尽量不解聘家庭经济困难的员工,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杜贵波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李长安认为,人社部门要对互联网大厂裁员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如果裁员数量较多,企业需提前报备,由人社部门进行评估,使裁员行为更加合理规范。同时,要加大对企业稳岗补贴政策的落实力度,使企业尽量不裁员、少裁员,巩固市场主体,全力稳就业。此外,要主动维护被裁员工的合法权益,防止发生规模性侵权行为。


图片


03

被裁后:重新起航

“目前我暂时处于休养生息状态,先注册了个抖音号搞直播,没想到和我有同样被互联网大厂裁员经历的人还挺多,也有很多人来鼓励我,我也很愿意同他们分享自己的职场感悟。”一位前互联网大厂员工这样回应自己开直播的初衷。


从被互联网大厂裁员到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来自山东省临沂市的于冬仅仅用了不到3个月。


“我是今年春节前被杭州一家上市公司裁员的。因为我一直在做社区团购业务,所以很快就在老家的一个创业公司谋到了职位,虽然工资比以前低很多,但老板信任我,社区团购业务全由我负责。不做大公司的螺丝钉,自己负责一摊业务,这种感觉还蛮爽的。”于冬说。


在这一波互联网大厂裁员潮中,有很多人曾是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这些人在被裁之后也面临一些共同的尴尬,比如年龄大不好找工作、薪酬期待高不想“下嫁”、擅长管理但业务能力却已荒废等问题。


多位受访者表示,和找工作相比,他们更倾向于创业,也在积极了解相关的创业扶持政策,因为创业的试错成本太高,他们想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在办公场地、人员招聘、税费减免等成本控制上寄希望于政策帮扶。


“其实在互联网大厂做的每个项目,都是一次小型创业,只不过那时候是公司兜底,个人不用承担太多试错成本。现在自己出来创业,还是会更加理性和慎重,确定好赛道再谨慎前行。”目前在青岛市从事户外广告创业的前互联网大厂员工肖亮说。


对于如何帮助互联网被裁员工再就业,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与政策评价研究室主任庞诗认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充分发挥政策支持保障作用,为被裁员工提供政策解读、职业指导等服务;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充分发挥专业服务优势,及时组织专场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对接等服务。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优易捷科技 京ICP备18024001号-3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 EMAIL:youejoy@126.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