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问问自己,你是一个冷漠的人吗?
这里有一个真实发生过的悲剧事件——
1964年,一名年轻女人下班回家,在小区内被凶手持刀攻击。她大声呼救,路边的住户听到后都打开了灯。有个男人看到了,还大喊:“放开她!”
凶手听见后就马上逃跑了,但女人已经受了重伤,没有办法自己回家,只好暂时留在原地。
过了几分钟,凶手发现根本没人来帮忙,于是原路回去对她实施了性侵,抢走她的钱包,最后还将她杀死,整个过程持续了整整35分钟。
事后调查发现,当时有38人目击了事件,但只有一个人在最后报了警。有一对夫妇,以为别人已经报警了,干脆安心当起了吃瓜群众,把椅子挪到窗子旁边全程围观。
不知道听完之后,你是不是和我一样,震惊之余不禁发问:
怎么会有人冷漠到这种程度?没有一个出手相助的人,甚至没有一个人及时打电话?
其实,这种群体性的冷漠,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叫“责任分散效应”,又叫“旁观者效应”。
这不是为冷漠开脱,而是在突发情况里,如果围观的人多,他们会不可避免地下意识想:“别人一定会救的”“可能其他人已经打过电话了”“如果是误会那就太尴尬了”......于是,他们才犹豫了。
像开头提到的那个案件,那38人在围观时,也会焦虑,紧张到出汗。这就证明了,他们并非心理上漠不关心,只是被旁观者效应严重影响了。谁都不想承担责任,才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除此以外,路人不帮忙的原因还可能有:害怕被欺诈、好心没好报,担心自己不够专业,对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等等......
那么,当自己遇到麻烦怎么办?这里提供一个打破“责任分散效应”的技巧,那就是直接点名。
比如,不要只问“谁来帮帮我”,也不要四处张望,等着有哪位英雄来见义勇为,而要点名道姓地说:那位穿红衣服的大哥能帮帮我吗?那位背书包的妹妹,能来扶一下我吗?
只要有一个人行动起来,其他人也就不会再受到旁观者效应影响。
当然,见义勇为也一定要考虑自身能力。不会游泳就不要下河,不能打架就不要肉搏,但至少可以帮忙报警、呼救。
相信人性中仍有温暖和力量,这个看似冷漠的世界,其实没有那么坏。
世界和我爱着你。
Copyright C 202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优易捷科技 京ICP备18024001号-3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 EMAIL:youejoy@126.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