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老王,今年54岁,曾是松江一家印刷工厂的员工。2021年底因厂里的效益不好,无奈下岗,成为了一名大龄失业人员。家庭情况并不富裕的他想要再找个地方上班,但由于年龄偏大,也没有学历和一技之长,再上岗的求职路上屡屡碰壁,生活的压力和求职的挫折让王某感到十分无力。
2022年初,老王所在社区的就业援助员在调摸过程中发现他还处于求职阶段,便与老王取得了联系,全面了解基本情况,同时感受到了他强烈的求职意愿。就业援助员将老王的情况上报到了中山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中心的就业指导员了解情况后,对其进行了精准的就业指导。
问题诊断: 1.失业带来的负面情绪。在距离退休不足10年的年龄遭遇了下岗,老王心中难免存在负面情绪。一方面,他的家庭条件一般,需要一份收入来源维持基本的生活开销;另一方面,年龄偏大且无学历和专业背景的他在求职市场上并不是“香饽饽”,甚至达不到基本招聘条件。在遭遇几次求职失败后,心中的焦虑被放大,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落和无助。 2.失业之后,仍想干回“老本行”。原本的工作实际并无特别之处,但老王总说:“这工作做惯了,我不会别的,还是想做回这一行!”其实,这也是大多数大龄失业者的心声。在他们看来,跨行跨业对他们来说多少有些艰难,学习能力比不上年轻人、精力也不够,不想再学新的工作内容和知识,最好找到一份上手就能做的工作。但是现实往往没有那么简单,随着行业不断发展,可能招聘市场有“老本行”的工作,但招聘条件却不再是几十年前的标准,招聘门槛就将这些大龄人员“拒之门外”了。 指导方案: 一、消除负面情绪,调整就业心态 就业指导员采取面对面聊天的方式和老王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谈,倾听他的困难,耐心疏导负面情绪,引导他尽快从焦虑和失落的情绪中走出来。同时,给予老王信心,告诉他失业并不可怕,只要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以踏实肯干、乐观向上的求职态度去迎接每一次面试,不畏挫折,定能遇到合适的岗位。 二、摆脱思维定势,重建择业观念 今年,受疫情影响,许多企业都调整了人员结构以及发展定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求职者也要学会适时转变择业思路,在就业观念上做到与时俱进。就业指导员建议老王摆脱原来的固有思维,拓宽择业选择范围,把对“老本行”的执念转变为探索“新领域”的技能。 经过就业指导员的耐心引导,老王提升了求职信心,也表示愿意尝试除“老本行”之外的其他工作。就业指导员根据老王的综合情况,为他推荐了阳光康复中心、上海孜诚置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同时与企业不断沟通协调,在求职者能力等各方面符合要求的情况下适当放宽年龄等入职条件。最终,在王某良好的面试表现下,他终于在7月中旬顺利入职某物业公司从事保安工作,成功实现了再就业。
Copyright C 202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优易捷科技 京ICP备18024001号-3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 EMAIL:youejoy@126.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