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00后女孩在网上分享困惑,但却引起了轩然大波。她说,自己月薪1.8万,每天主要帮老板处理杂事和快递,觉得工作没什么意义,再长期下去人都要废了。很多人听完都表示想和她交换工作:“还有这种好事?居然还不想做?”但工作太闲,真的是好事吗?其实相比挣多少钱,有很多人,躺平反而会慌。看到别人学到了新的技能,去到了理想的城市,也会怕。林林总总,都给人一种“停下来就会被比下去、被淘汰、被抛弃”的感觉。再加上现在困难的就业环境,无数的竞争者,如果没有清晰的自我定位,就像四面受敌,当然不敢停下来,就算衣食无忧地躺平,心里也不会快活。可能会有人问,工作太闲,能到生活中不能找点事做,让自己快活起来?快乐是很容易的。抖音、微博、小红书,网吧、K歌、剧本杀,每个都是消磨时间的好去处,几个小时转瞬即逝。但这就是快活吗?并不见得。夜深人静的时候,空虚的生活依旧空虚,寂寞的灵魂依然寂寞。因为那样的快乐是碎片化的,它激活多巴胺、血清素和内啡肽的快速分泌,高频率的刺激之后,只会让人觉得更加空虚。所以,空闲的工作,会让这类型的人加倍的焦虑。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指出:婴儿早期就是一个「未整合」的状态。是指自我就像碎片拼起来的,很容易就处于散落的状态。内在整合程度高的人,内耗少,自我认知清晰;面对选择的时候,自然也能够直指内心,果断去做。对他们来说,工作是闲还是忙,都不是重点,他们更在意「合乎自己心意的快活」。而未完成整合的人,内心不坚定,缺乏主见,常常内耗,自然很难有多余力量去应对外界挑战。所以才会出现“太闲了人会废掉”“该不该辞职”这样的念头。或许对他们来说 ,需要的并不是换工作,而是一些积极的自我整合的努力。比如找到自己真正的志向,培养有利于成长的兴趣,甚至是和老练通达的朋友聊天、学习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