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大众眼里的老好人吗?
非常敏感,总能第一时间发现他人需求,然后满足对方;
无论自己多忙,有人提出请求或邀请,总会照单全收;
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拒绝别人,却又感觉自己犯了天大的错;
当自己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从来不会主动开口……
如果你也存在上述的问题,很可能你是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总是把别人的评价看得特别重要,他们善良、亲和、害怕冲突、处处照顾他人感受,但自己活得并不开心。
他们是“抑郁的好人”,宁愿委屈自己,也要让别人满意。
有一种累,叫不懂拒绝
很多讨好型人格的人,大多存在一个认知误区:
只要自己做个好人就能换来别人的接纳与喜爱。所以总是不会拒绝。
最近热播剧《女心理师》中的小莫,就是这样一位“职场老好人”。
同事们在KTV唱歌,给他打电话问能不能帮忙做个PPT,小莫虽然已经在下班的路上,却还是满口答应;
每天都给同事带免费早餐,但大家聚会都不愿意带他,即使有不得已让他参加的聚会,也都是为了让他挡酒、买单;
同事偷偷修改聚餐地点,自己扑了个空,但第二天他却主动给大家买奶茶道歉,说自己忘了参加聚餐;
就算只是去剪个头发,明明只要50元的预算,却被忽悠着办了5000的会员卡……
(图片来源于《女心理师》剧照,侵删)
因为害怕被孤立,他变成了工具人,从来不懂拒绝,永远不会疲惫。
但没有人知道,表面嘻嘻哈哈的他,内心已千疮百孔。
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中,蛤蟆先生也是这样一位不懂拒绝的讨好型人格。
他在朋友之间扮演着开心果的角色,默默苦练自己擅长的技能,因为他希望听到:看看蛤蟆,多棒啊!
在朋友生气时,为了矛盾快点过去,他会低声下气地苦苦哀求原谅,即使错并不在他;
他绞尽脑汁地经营父亲留下来的蛤蟆庄园,朋友却总拿父辈的辉煌说事,他也丝毫不敢反驳;
在被夺去心爱的校董职位时,即使心乱如麻,快气炸了,也说不出一句反对的话。
他告诉心理医生:大家对我生气时,我就会不自在,只要能让他们重新喜欢上我就行。
讨好型人格真心的希望身边每一个人都能开心,做事不求回报,把别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却总是忽略自己的感受。
为了取悦别人付出大量努力,却让自己变得越来越累。
你越讨好,越难获得尊重
美国康奈尔大学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现过度随和、完全不懂拒绝的人,并没有创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得到的反而是别人的轻视。
人们喜欢和老好人来往,但往往很难真心地尊重他、信任他,因为这种来者不拒、不加辨别的好,价值并不高。
前面我们提到的小莫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他拼命讨好别人,希望自己的付出可以得到回应,结果总是事与愿违。
同事们对小莫的付出习以为常,不仅抛下工作给小莫,自己跑去吃喝玩乐;
还在向领导汇报工作时独占功劳,抹去了小莫的所有付出。
讨好型人格,也许会被人认可是个好人,但却很难被人爱和尊重,无法建立真实的关系。
民国才女苏青,也曾有过一段关于讨好的痛苦经历:
因为家庭变故,想做外交官的她放弃了大好的学业,早早结婚生子。
为了讨得丈夫欢心,对丈夫言听计从,对待婆婆也是刻意把身段和姿态放到最低。
Copyright C 202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优易捷科技 京ICP备18024001号-3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 EMAIL:youejoy@126.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