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者的困惑
为何混沌?
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难管理了,一旦不顺心就炒老板的“鱿鱼”。我们每个月都有很多的团建费,但还是没用。
很多老板就想不明白:我花了那么多钱,为什么员工却不认为我们做得好?为什么我的产品比我的竞对好很多,人家的产品卖得比我好呢?为什么我研发花了很多钱,但是产品得不到大家的认同?
所有的问题都想不明白,这其中发生了什么事呢?
2.为什么困惑?
看不懂的事有三个主要的方向:
第一个,看不懂人;
第二个,看不懂市场,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让我无从适应?
第三个,看不懂营销手段,为什么这些营销手段现在这么火呢?
为什么看不懂?
我们做战略的时候是要有战略定位的,客户要分年龄段,60岁以下的都属于年轻人,60岁以上才叫中年人,80岁以上的才称为老年人。这个定位还是比较宽泛。
再看看时代的变迁,以前十年叫一个年代,现在讲5年是一个划分了,到了00后是两三年一个划分。
60后:不知道什么是离职;
70后:觉得职场是一个试金石,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80后:工作是可以创造价值的,一切皆有可能,哪给钱多就去哪;
90后:领导骂我,我就离职;
95后:我感觉不爽就离职;
00后:领导不听话我就离职。
今天的80后都40岁了,他们经历过60、70年代人的教育,觉得好不容易“媳妇熬成婆了”,想教育“媳妇”的时候发现时代变了,现在都是婆婆哄着媳妇。
企业家也是,稍微有一点脸色大家就觉得不爽。他的不爽不仅仅是领导,甚至不喜欢这个组织我就离职,甚至对我们所服务的客户不爽,我就也要离职。现在的离职原因不仅仅是看领导的脸色,他还看这个团队、氛围、客户他喜不喜欢。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管理的主力军80后特别难,特别想不明白的地方就来源于此。
3.年轻人的“不一样”
还有一些网络热词,比如躺平、好自为之,表面一层意思,现在年轻人的内涵还有第二层的意思。跟年轻人交流,光听懂表面意思还不够,得看他当时的表情和语境来判断他的真实意图,还是挺累的。
我跟95后的小年轻人们开会时,有一个96年的男孩提了6点建议,其中有一条提得很好,是给另外一个部门提的建议。我说你理解得很深刻,这件事情你交给你负责了。
他很认真地跟我讲:“俞头,这件事情我不配。”当时大家都笑了,我就听不懂了,我说你是当面拒绝我呢,还是你的能力很差呢?我也很认真地讲“你配”,好在化解了当时的尴尬。最后他迫于我的“淫威”同意了。
事后我把他叫过来聊。他说,第一,这个工作是别的部门的,是不是提意见越多的人越容易受到工作指派,这对我不公平,我就拿这点工资,让我干超出工资部分的工作时,我不爽(作为管理者、CEO、老板,我们是钱给足了,才能让员工干给钱那部分的工作,还是先让员工的能力展现出来,再给相应的钱?);第二,我看你年纪大了,不好意思直接拒绝你,我只能说“我不配”。
和他们的交流能学到很多跟得上年代的事情。
第二个,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跟我们以前的不太一样,我分析他们的行为,从我们公司开始调研了很多年轻人。
现在很多年轻人是超前消费、月光族、啃老族,有用贷款超前消费的,也有极度抠门的,在北京的生活一个月只需要两千块钱就够了,他们很多省钱的方式让我学到了很多。
还有一些是佛系养生的,没有更高的追求,以前我用保温杯都觉得很丢脸,现在95后开会天天保温杯里人参、枸杞。晚上带着护膝、养生茶去泡吧蹦迪,还有个口号“为了不熬夜那就通宵吧”。
一旦遇到挫折就觉得人间不值得,回去修养一段时间,第二天他们又激情昂扬出来战斗了,叫做干翻全世界。
我去各个平台看,也做了很多调研,发现现在的年轻人是集这些极端行为于一身的,这加剧了管理上的麻烦,我们不知道他们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Copyright C 202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优易捷科技 京ICP备18024001号-3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 EMAIL:youejoy@126.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