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中有一篇“鹬蚌相争”的寓言故事。
鹬与蚌互相咬住对方,谁也不肯抽身让步,久久相持不下,最终渔翁将它们一起捉走了。
俗话常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生活中,很多人却因为不肯让一步,陷入与他人的僵局中,最后往往两败俱伤。
懂得让步,是一份处事的智慧,更是一份为人的涵养。
越有涵养的人,越懂得让步 恭谦礼让的人,是受人尊敬的。 孔子的学生子夏这样评价孔子: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有句名言说: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因为他们心中有强大的自信和充足的底气,并不需要向外界索取太多来标榜自己。 《菜根谭》里说: 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 越有涵养的人,越懂得让步。退了一步,看似吃亏了,其实赢得了人心。 有一家报纸曾以“你什么时候最快乐”为题目,征集大众的想法。 总共收到将近十万封来信,统计之后发现,大部分人的答案是让步。 他们在信里这样描述:让步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美,能够给自己带来快乐。 记者也去采访了这一批人,惊讶地发现:他们的人缘非常好。 他们的朋友解释说:“因为他们懂得谦让,所以在相处时,彼此都感到很舒服,同时也觉得对方是可以信赖的人。” 生活中,保持一份尊重与谦让,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难得的修养与美德。 爱,是懂得让步 看过孙红雷主演的电视剧《半路夫妻》,里边张少华老师扮演的老太太在临终前说过一段话,大意是: 婚姻就像两只刺猬依偎在一起过冬,靠得太紧,扎得疼;离得太远,又很冷。只有两人都拔去一些刺,这样才扎不疼,也不冷了。 最珍贵的不是一时输赢,而是身边的真情。 不仅是对待爱人,对待亲人与朋友也应如此。在发生矛盾时,如果不是原则问题,不妨主动的让一步。 退一步,也是给爱让出一条路。 情比理更重要。 懂得让步的爱,才能走的更长久。 让步,才能更进步 古语说: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 为人处事,让别人一步,是明智之举。因为让一步,就等于为日后进一步留下了余地。 “负荆请罪”的典故就体现了这一点。 “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他蔺相如没什么能耐,就一张嘴,我碰见他,得让他下不了台!” 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蔺相如手下的人看不顺眼。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 蔺相如解释说∶“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是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 廉颇得知这番话,心生惭愧,于是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将相和”因此成为一段千古美谈。 生活中,与人陷入争执时,懂得及时退让,是一种智慧与风范。 一来,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口舌之争,得到一份心境的清明; 二来,也展现出胸襟和气度,展现出良好的涵养。 为人处事,懂得让步,是境界,是成熟,是器量,是上善。 有句名言讲: 好争的人,天将与之相争;谦让的人,天将与之相让。
Copyright C 202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优易捷科技 京ICP备18024001号-3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 EMAIL:youejoy@126.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