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400-108-985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心理治愈

为什么“断亲现象”越来越多?心理学告诉你3个原因!

来源:壹心理 时间:2022-08-05 作者:壹心理 浏览量:
不知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很少走亲戚,就连春节拜年也少了;
没有亲戚的联系方式,有些连名字都记不起来;
办事不喜欢托关系和欠人情,喜欢自己去闯;
别说休息日了,就连逢年过节,都不怎么想回老家……
有同感的朋友们,先点个赞,我们接着分析。
据相关研究显示,现在年龄越小的年轻人,和亲戚保持联系的就越少:大多数的90后只是“偶尔联系”;而00后,基本上就不怎么主动来往了,甚至连父母和兄弟姐妹都很少见面。这种现象,被学界称之为“断亲”。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直接原因有3点:
1、因为懒,觉得社交麻烦;
2、因为忙,没时间交往见面;
3、没感情,好像没什么好说的;
在学界看来啊,人的关系可分为“初级关系”“次级关系”
“初级关系”指的是血缘和地缘相近的关系,比如亲戚和邻居;而“次级关系”,指的是有共同利益的关系,比如同学、同事。现在独生子女多,大家族的感觉逐渐少了,“初级关系”也就淡化了。父辈那种“打断骨头连着筋”的情感,这一代人基本感受不到。
不仅如此,心理学家穆雷·鲍文认为,一个成熟的人,应该具有良好的自我分化水平。也就是能够把握好“亲密”和“独立”的平衡。
生活中,一些父母因为自我分化水平不足,他们喜欢拉上孩子,拉上亲戚,把原本夫妻关系中的问题变成三角关系甚至多角关系,让夹在中间的孩子痛苦不堪,混淆了关系之间原本该有的界限感,自然也就难以完成自我分化。
我有一个朋友,他的爸爸是典型的“扶弟魔”。弟弟娶媳妇,出钱;妹妹盖房子,出力。原本村里拆迁,补了100多万,这些年他陆续把钱都借了弟弟妹妹,还不允许家人反对。等到自家孩子要买房了,却一分也拿不出来。这位爸爸的原话是:“他们是我的亲兄弟姐妹!不帮别人会怎么看你?”
他们的孩子之所以“断亲”,在心理学家鲍文看来,就是在通过情绪阻断的方式,逃离痛苦,完成自我分化,走向独立。
这一代的年轻人毕业进入大城市,茫茫人海中,不再有传统的束缚,也很少有亲缘的支持。我们更愿意只把情感需求落在一部分直系亲人身上,并拓展自己想要的关系。
或许,年轻人还是要面对上一辈的不理解,会听到很多不同的声音,但我们依然可以建立起新的价值观,用新的思维方式来接纳世界,接纳我们作为独立自我的孤独和灿烂。

世界和我爱着你。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优易捷科技 京ICP备18024001号-3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 EMAIL:youejoy@126.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