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自由职业、灵活就业成为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新选择。随着大学生群体就业观念和企业用工需求的变化,灵活就业的工作特征正在被改写。如今,政府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对选择灵活就业的毕业生给予社保补贴。
选择灵活就业有两点原因
几年前,北京交通大学的小杨在读书期间,做着英语翻译的兼职工作。毕业后,他选择继续从事英语翻译工作,成为了一名自由职业者。小杨表示,现在,他所做的工作都是通过互联网找到的,订单基本来自国外。“目前,我收入稳定、时间自由,为什么一定要每天去一个固定的地点上班呢?”小杨说。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基于两方面原因。一部分是大学生确实因个人能力、就业志向等因素,希望从事一些具有灵活性的工作,而不再拘泥于三点一线式的传统就业。还有一部分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想体验一下灵活就业的“滋味”。
近年来,新就业形态有着数字化、即时化、智能化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对灵活用工有着更大的需求,更多年轻人从中看到了灵活就业的可能性。
自由职业成毕业生就业方向
作为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的大学生群体,已成为共享经济、平台经济中的一支生力军。与一般的灵活就业不同,大学生的灵活就业是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背景下、新业态下的自主就业和创业。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数据统计,2020届全国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占比16.9%,2021届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占比16.25%。
如何看待大学生选择灵活就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书记陈峰表示,当前国家进入新发展阶段、构筑新发展格局,在经济新常态、国际大变局下,自由职业、灵活就业,是当前中央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倡导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方向。
灵活就业毕业生可享社保补贴
市人力社保局出台《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实施办法》明确,对2020年及以后毕业离校2年内的初次就业为灵活就业的北京市户籍高校毕业生,给予最长不超过三年的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高校毕业生,可登陆市人力社保局官网、北京人社App和微信公众号,申请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灵活就业人员除享受社保补贴外,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加大对灵活就业人员的服务力度,提供灵活就业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指导、岗位推荐、跟踪回访等“不间断”的公共就业服务;将处于初创阶段、灵活形式用工等用人主体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为其提供职业介绍、推荐匹配、用人指导、政策咨询等服务。
当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后,学籍档案、人事关系等如何操作? 北京生源未就业毕业生的档案接收机构为各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凡档案的寄送地址为“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将根据毕业生档案记载的参加高考时所在区的地址(即生源区,因档案中没有本人现户籍地址信息),将其档案转回相关区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凡本人户籍地与生源地不一致的,毕业生可根据上述情况到相关区进行查询。
Copyright C 202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优易捷科技 京ICP备18024001号-3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 EMAIL:youejoy@126.com
Powered by PHPYun.